天天观天下!曹植简介50字_曹植简介

2023-06-15 01:50:49

1、曹操 又名: 孟德(字) 阿瞒(小名) 性别: 男 朝代: 汉朝 生卒年: 155—220 国别: 中国 籍贯: 沛国谯(今安徽亳县) 类别: 军事家 政治家 诗人 主题词或关键词: 军事家 政治家 汉朝 诗人 栏目关键词: 百家姓 即魏武帝。

2、三国时政治家、军事家,诗人。


(资料图片)

3、字孟德,小名阿瞒,一名吉利。

4、 曹操少时就聪明机警,有权术,喜读书,尤喜读兵书。

5、但任侠放荡,游猎无度,不为世人所称道。

6、惟桥玄、何颐、许邵等人看重他的才能,许邵称他 为"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"。

7、 曹操20岁时举孝廉,除洛阳北部尉。

8、任内厉行法治,为了整治城四门的秩序,在城门左右各悬挂10多根五色木棒,违令者不论贵贱,均以木棒惩治。

9、汉灵帝刘宏宠信宦官蹇硕,蹇硕叔父有恃无恐,犯禁夜行,也被曹操棒杀。

10、曹操于是名动洛阳,得迁顿丘(今河南浚县西)县令。

11、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,曹操初为骑都尉,参加镇压颍川波才所部黄巾军,旋以军功迁济南相。

12、时宦官祸乱朝政,贵戚横行恣虐,曹操一再上书,但不合上意。

13、后以避宦官、外戚之祸乱,拒就东郡太守职,托病闲居乡里。

14、 公元189年,曹操出任典军校尉,与大将军何进、中军校尉袁绍密谋诛杀宦官,其事败露,何进被宦官张让、段硅杀害,并州牧董卓乘机率兵进驻京师洛阳,总揽朝政。

15、董卓为人残暴,杀人无度,贪得无厌,纵兵抢劫,又图谋篡逆,朝野上下无不切齿痛恨。

16、这年12月,曹操首倡讨伐董卓,与袁绍等起兵进击洛阳。

17、次年兵败后率本部脱离袁绍,自后转战于濮阳、武阳、顿丘、睦固等地。

18、公元192年,取兖州,败青州黄巾军,得降卒 30万,从中选拔精锐,编为"青州兵",开始形成一股较为有力的割据势力。

19、 曹操为稳固兖州,继而统一北方,制定"奉天子以令不臣,修耕植以畜军资"两大方针。

20、公元196年,汉献帝刘协从长安逃至洛阳,曹操击败豫州黄巾军,得汝南、颍川两郡,亲自率兵迎汉献帝到颍川郡之许昌,自此以汉献帝名义发号施令,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,使强大的袁绍及其他割据势力都处于被动地位。

21、同年,设置田官,招募流民到许昌屯田,恢复农业生产,所据兖、豫两州各郡都屯田积谷。

22、曹操又竭力招揽人才,三次发布"惟才是举"的命令,强调只要有"治国用兵之术"者,无论门第高低,均可重用。

23、 公元197年,曹操先用朝廷命令使钟繇到关中,稳定韩遂、马腾等十多支大小割据势力,然后亲率大军进击徐州、寿春,击败自称皇帝的袁术,迫使袁术渡淮南逃。

24、次年,擒杀骁勇善战的吕布,取得了徐州。

25、公元200年,曹操以劣势兵力在官渡(今河南中牟东北)抗拒地广兵强的袁绍,乘袁绍恃强轻敌,内部不和之机,两次轻骑偷袭袁军后方,焚烧其粮车和粮屯,后又全线出击,歼灭了袁绍的主力。

26、官渡之战的胜利,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。

27、此后,曹操连年用兵,终于公元205年全歼袁绍,得其冀、青、幽、并四州。

28、至公元208年,黄河流域基本被曹操统一。

29、 这年秋季,曹操率10多万大军南征,先取荆州,迫荆州牧刘表(8月病死)子刘琮归附。

30、旋与孙权、刘备联军隔长江对峙。

31、后因北军远道奔袭,不服水土,不习水战,疾疫流行,在赤壁被孙刘联军击败,仓皇逃北方。

32、 赤壁之战从根本上打破了曹操统一中国的意图。

33、战后孙权在江东的地位更为巩固,刘备也取得了荆州的大部分地方,后又取得益州,形成了曹、孙、刘三方鼎峙的局面。

34、曹操因刘备、孙权的压力,曾于公元210年发布文告《让县自明本志令》,以极恳切之语,称其没有"不逊之志"(灭汉称帝之心)。

35、但又于公元213年和公元216年使部属推尊他为魏公和魏王,在邺(今河北临漳)建立都城,设置百官,使重要汉宫转做魏官。

36、 他于公元196年制定的"奉天子以令不臣,修耕植以畜军资"的方针,使他始终握有政治上的主动权、比较稳定的战争基地和持久的战力,为北方各大小割据者所望尘莫及。

37、按照这个方针,他重视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,废除两汉租赋制度(东汉后期,三十税一竟减百分税一,等于免地主的田租),改为每亩纳田租四升,每户出绢二匹,绵二斤,无额外租赋。

38、严禁豪强兼并,并禁止豪强逼迫下户贫弱代出租赋。

39、特别是口赋钱、算赋钱的废除,减少了商贾压榨农民的机会,有益于农桑的发展。

40、又推行屯田制,招募无地或无畜力的农民,由各级典农官统筹耕种官田,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农和流民的饥饿状况,又开辟了一定的军用粮源。

41、曹操为保障农业生产,在行军作战时亦严禁损坏农田,并身体力行,曾因所乘之马踏人麦田而割发置地。

42、其次,是注意招揽和使用人才,三次发布"惟才是举"的命令,变通东汉的举孝廉制,录用"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"的微贱人做官,甚至择婿也以才学为重,将女嫁给一目失明但才华出众的寒士丁仪。

43、 曹操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文学才华。

44、通晓兵法,著有《孙子略解》、《兵书接要》等书。

45、他的诗继承汉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,《蒿里行》、《观沧海》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,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,气魄雄伟,慷慨悲凉。

46、散文也写得质朴简约,清朗整洁。

47、著作有《魏武帝集》,已佚,有明人辑本。

48、今有整理排印本《曹操集》。

49、 以曹操、曹丕、曹植父子为代表的一批文人,被称为建安学派。

50、 曹操还是一位具有无神论倾向的思想家。

51、在《孙子注》一书中,他肯定"天"是自然现象,是没有意志的,提出了"禁妖祥之言,去疑惑之计"的无神论观点。

52、他公开表明"不信天命之事",强调事在人为。

53、他说:"天地间,人为贵。

54、"曹操否定鬼神迷信。

55、 当他任海里南相时,看到当地宣扬迷信,敬神驱鬼盛行,劳民伤财,他捣毁祠庙600多座,并下令不准去祠庙祭祀。

56、曹操对世俗迷信活动,也严加禁止。

57、当时太原等地为奉祀春秋时代的"贤人"介子推,在冬至后105天不生火,吃冷食。

58、他认为这有害人的健康,便下令废除。

59、 公元220年正月,曹操病重,密令亲信设置72座假坟,以防葬后真坟被盗;又令后宫姬妾勤习女工,以卖鞋自给。

60、同月死于洛阳。

61、2月葬于邺地高陵(今河北临漳县一带)。

62、谥曰武王。

63、 曹丕(187~226年),字子桓,谯(今安徽亳县)人,(220~226)在位。

64、 操次子。

65、操死,袭魏王,行九品中正制。

66、建安延康元年(220年)篡汉称帝,是为文帝。

67、国号魏,改元黄初,定都洛阳。

68、爱好文学,有《魏文帝集》。

69、 (187~226) 三国时期魏国君主、文学家。

70、字子桓。

71、沛国谯县(今安徽亳县)人。

72、魏武帝曹操次子。

73、东汉建安十六年(211),为五官中郎将、副丞相。

74、二十二年,立为太子。

75、延康元年(220),曹操死,继位为丞相、魏王。

76、当年十月,迫汉帝禅位,自立为帝,国号魏,改元黄初,将都城由许昌迁至洛阳。

77、在位七年。

78、曹丕坚持大权独揽,设立中书省,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,与西汉用宦者充任中书不同。

79、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,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。

80、在他统治之初,三公希预朝政。

81、废除东汉以来灾异归过三公的旧习。

82、鉴于东汉母后干政和外戚之祸,定令妇人不得预政,群臣不得奏事太后,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。

83、控制藩王极严,子弟皆“不闻邦国之政”;所封王国,土地荒瘠,人口寡少,军事力量极弱,并专设官吏对他们进行监督,目的是防帝位争夺。

84、为防统治秩序混乱,下诏敢有沿袭东汉旧习,子弟为父兄私复仇者,皆族诛;还规定除谋反大逆之外,敢行诬告,“以其罪罪之”。

85、他又建立并推行九品中正制,力图把用人权从大族名士手中收归朝廷。

86、通过这一系列措施,进一步巩固了魏国统治。

87、他曾三次亲自统军伐吴,因条件不成熟,皆无功而还。

88、 曹丕爱好文学,并有相当的成就。

89、写下《燕歌行》等中国较早的优秀七言诗。

90、所著《典论·论文》,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
91、 曹丕出生的那一天,十三只大雁盘旋鸣叫于曹家大院上空。

92、隆冬时节有此吉兆,曹操甚喜。

93、生于军旅之间的曹丕,自幼娴习弓马,史汉诸子百家也多有阅览。

94、曹操因此把他与其弟曹植看作是最有出息的儿子。

95、 这年春天,药都祭祖的曹操就是带著曹丕和曹植而来的。

96、 药都的春天别有风致,清绿的涡水象温柔的处子静静地躺在河床上,风儿吹起,她才和著两岸泡桐树上紫白相间的喇叭花香、四处怒放的芍药花香,涓涓流淌。

97、在药都城南郊的祖茔祭扫之后,便策马向北,沿涡河游观。

98、曹操诗性大发,令曹丕和曹植每人写一首临涡之赋。

99、 一会儿,曹丕来到曹植面前,索看其赋。

100、只扫一眼,便惊讶道:“怎么不谋而同!”曹植大惊。

101、曹丕便说,“我拿给你看。

102、”不一会儿,便从侍从手中拿来。

103、曹植一见,“荫高树兮临曲涡,微风起兮水增波;鱼颉颃兮鸟逶迤,雌雄鸣兮声相和;萍藻生兮散荆柯,春水繁兮发丹华——”,墨迹尤湿,豁然而言,“既是一样,我的就不呈父亲了。

104、”于是,曹丕扬鞭打马,追到向东而去的曹操。

105、曹操一看,眉飞色舞,“果不辱曹氏门第!” 其实,曹丕也是绝顶聪明的。

106、建安七年,曹操与袁绍相持官渡之后,曹操驻军家乡药都城募兵储势。

107、但此时的曹氏,可谓兵少将寡,难以威慑袁绍。

108、曹丕便对其父曹操说,“实则虚,虚则实。

109、可令城中驻军以城中心为起点,从城下把东西南北四门挖通。

110、”曹操开始不解。

111、但他相信曹丕,就令其督挖。

112、延时一年又三月,纵横交错相通,隐攻息屯自如的隐兵道挖就。

113、曹丕就把数量不多的士兵,从暗道悄悄地送出城外,再从城外进入隐兵道开进城内,反覆如是,迷惑世人,出奇而胜。

114、自此,曹操神兵百万之说遍传天下,所遇敌手无不未战先怯。

115、 曹丕一生,对故乡药都甚是留连。

116、多次借出兵朝之际而停。

117、曾从药都出水师东征孙权,在乡之间于他的故宅前大飨门军及药都父老。

118、现仍有“大飨元碑”为证。

119、 黄初六年五月曹丕再次药都,从涡河乘船东征,八月返师又经药都。

120、此时的曹丕虽为皇帝,但依然诗不离口。

121、这年深秋,他独自夜访药都乡闾。

122、见一妇女独对孤月,自守空房,思念从军在外的丈夫。

123、曹丕接住农妇递来的蒲团,坐了下来。

124、听著听著,不觉泪下湿衣。

125、与农妇分别后的曹丕,行走在月光斑驳的乡路上,口吟《燕歌行》:明月皎皎照我床,星汉西流夜未央;牵牛织女遥相望……到了住处,仍吟咏不止。

126、这一年,从秋到冬,他每每生出农女们思夫怀人的感伤,有时竟深夜独自流泪以至天亮。

127、 第二年正月,他决定离药都去许昌,脱去一秋一冬的伤感。

128、然而,启程的前一天,忽报许昌城南门无故自崩。

129、曹丕便长叹一声,“天下征伐苦矣,以至农女城门!” 当年五月,史书便记下了,“黄初七年五月,文帝驾崩,简葬于首阳陵。

130、”曹植(192~232年),字子建,曹操第四子,曹丕之弟,生前曾封陈王,死后谥曰“思”,故称之为陈思王。

131、他是建安时期最杰出、最有代表性,对后代影响最大的一位文学家,是当时文坛的主要领袖之一。

132、曹植天资聪颖,文思敏捷,才华出众,“年十余岁,诵《诗》、《论》及辞赋数十万言,善属文”,曹操曾一度想立他为太子。

133、但植行为放荡,不拘小节,每为工于心计的曹丕算计,渐渐失宠于曹操。

134、曹操死后,曹丕、曹睿相继为帝,曹植倍受猜忌和迫害。

135、由于长期遭受迫害,精神上受到沉重压抑和打击,终于郁闷而死,时年41岁。

136、曹植是建安时代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家。

137、他的作品数量最多,形式繁富。

138、现存诗歌90余篇,赋45篇,还有章、表、书、论、颂、碑、赞、铭等各种文体的著述。

139、曹植在文学上成就最高的是诗歌,他的创作以曹丕称帝为界,分为前后两个时期。

140、前期除了一些描写华贵生活之外,有些诗描写了当时战后的残败景象,也有些诗抒发了他建功立业的抱负。

141、他在著名的《白马篇》中写道:“弃身锋刃端,性命安可怀?”,“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为归”。

142、后期由于理想得不到实现,内心充满悲愤和痛苦,诗歌中也流露出悲忿不满的情感。

143、特别是《赠白马王彪》一诗以激愤的语言,控诉了曹丕对他的迫害,倾诉了极端苦闷和绝望的心情,成为文学史上一篇有名的长篇抒情诗。

144、曹植的诗重视锤炼诗歌语言,讲究艺术形式,其作品工整对仗,辞藻华丽,钟嵘说他的诗“骨气奇高,词采华茂”。

145、曹植一生写了很多赋,其中最著名的当为《洛神赋》。

146、这篇赋写作者经过洛水时与洛水女神产生了爱慕之情,但终因神人相隔,不能结合,最后怅然而别。

147、这篇赋想象丰富,描写细腻,辞采华丽,情意缠绵,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美学价值,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。
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关闭
精彩放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