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两家工厂的食堂检出问题,东莞公布一批不合格食品名单

2023-07-03 19:51:45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近日,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(以下简称“东莞市市场监管局”)发布的关于食品监督抽检信息的通告(2023年第36号)称,近期抽检了872批次样品,合格率97.36%。值得关注的是,此次通报中,有两家企业食堂被检出问题。

通告称,近期,东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食品餐饮、销售、生产环节监督抽检工作,共抽检餐饮食品、食用油、油脂及其制品、食用农产品、调味品、豆制品、饮料、薯类和膨化食品、糕点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、蛋制品、糖果制品、冷冻饮品、蔬菜制品、食品添加剂等食品872批次样品,抽样检验合格849批次,不合格样品23批次。南都记者梳理发现,23批次不合格样品中,食用农产品检出问题最多,杀虫剂残留量超标问题严重。

需要指出的是,此次抽检不合格名单中,有两家企业因为食堂食品安全问题上“黑榜”。

其中,东莞东明制衣有限公司第二食堂的米饭(自制)中菌落总数超标,检出菌落总数7.3×10⁵CFU/g。

东莞市市场监管局介绍,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,不是致病菌指标,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。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,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,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,还会加速食品腐败变质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、面包》(GB7099-2015)中规定,糕点、面包(不适用于现制现售的产品,以及含有未熟制的发酵配料或新鲜水果蔬菜的产品)中同一批次产品5个样品的菌落总数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CFU/g,且最多允许2个样品的检测结果超过10CFU/g;《非预包装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》 (DBS 44/006-2016)中规定,所有食物材料烹熟后立即食用或立即出售的即食食品(除熟肉制品、熟制水产品外)中菌落总数满意等级为<10CFU/g、可接受等级为10-<10CFU/g、不合格等级为≥10CFU/g。

对于该公司食堂米饭菌落含量超标一事,东莞市场监管局分析,餐饮食品米饭中菌落总数检测结果不合格表明食品的卫生状况欠佳,可能是经营者未按要求严格控制加工制作过程的卫生条件,或者盛放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,还可能与储存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。

东莞市新富发纸业有限公司则是食堂内购进的生姜被检出铅超标,检得铅含量(以Pb计)0.233mg/kg,超出标准的0.1mg/kg。铅是一种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重金属元素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(GB2762-2017)中规定,在新鲜蔬菜(芸蔓类蔬菜、叶菜蔬菜、豆类蔬菜、薯类除外)中铅(以Pb计)限量值为01mg/kg。东莞市市场监管局认为,姜中铅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蔬菜种植过程中对环境中铅元素的富集。

需要指出的是,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,东莞市市场监管局已要求相关经营者立即采取停止销售、使用等措施控制风险,并依法予以查处。

23批次不合格样品详情。整理来源:东莞市市场监管局官网

采写:南都记者 黄芳芳 实习生 伦健聪

关闭
精彩放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