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消息!新华网:三垟湿地:生态修复 向绿而行

2023-04-22 01:12:58

温州生态园三垟湿地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古往今来,人类逐水而居,文明伴水而生,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。今天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,主题为湿地修复。守护湿地,对维护生物多样性、固碳减排、缓解和预防自然灾害等有重大意义。

走进浙江温州三垟湿地,百湖密布、山水秀美,处处鸢飞鱼跃,郁郁葱葱的湿地美景让人流连忘返。近年来,三垟湿地大力推动生态修复保护力度,使多样化的生态环境系统得到了保护和恢复,散发了全新的魅力。

“以前这里可没这么美。前面那片草地,原来是民房;河道里的水,凑近就能闻到异味。”谈及三垟湿地十几年前的样子,住在附近的居民陈先生颇有感触。

据悉,十多年前,三垟湿地周边遍布电镀基地,小作坊以及垃圾漂浮的“污水坑”,部分水域水质为劣V类。望着被重度污染的环境,温州痛定思痛,三垟湿地开始走上了蝶变之路。

从2014年开始,温州用四年的“阵痛”,完成了2个区4个街道14个村8000余户的拆迁任务,为湿地保护建设赢得发展空间。

2016年,《温州生态园三垟湿地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》获批复。温州锚定将三垟湿地建成集生态保育、休闲娱乐、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目标,以生态保护为重点,通过开展剿劣治水、生态修复等综合举措,恢复三垟湿地“昔日容颜”。

自此,保护三垟湿地、促进生态修复的持久战正式打响——通过对重点污染行业进行整治,温州全面关停拆除20.2万升电镀容量的黄屿电镀基地和涉及59户230条拉丝生产线的黄屿拉丝基地、关停“四无”生产经营企业(作坊)575家;通过开展剿劣治水等举措,温州创新利用土工管袋方式实施湿地全水域清淤达200多万立方米,封堵旧村排污口820多个、创建美丽河湖18.24公里……

2018年国庆,三垟湿地实现初步开园,“破茧”之后的三垟湿地终于“成蝶”:原本发黑发臭的河水如今清澈干净;拆迁后的土地上种上了各样的树、花、草;越来越多的生物也选择来到三垟湿地停留。

鸟类对栖息地、取食地往往有独特的偏好,被称为最公正的“环境评价师”。近两年,人们惊喜地在三垟湿地内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——水雉的踪影。水雉是内陆湖泊、沼泽湿地的重要指示物种之一,对栖息地环境有很高的要求,属于濒危鸟种,数量非常稀少,在国内其他湿地也只有零星发现。水雉“做客”三垟湿地,折射出三垟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。截至2022年6月,三垟湿地已记录到鸟类70余种,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。

据近五年不完全统计,与2003年调查数据相比,三垟湿地维管束植物增加400余种,鸟类增加20多种,生物多样性指数(BI)为59.6,提升了16个点,湿地平均水深由2.53米增加到3米,水域容积由765万立方米增加到905.7万立方米。

2022年10月,三垟湿地生态建设示范片区向群众开放。该片区以原生态、乡土味为本底,通过实施水下森林、物理隔断、降浊活水、砾石床净水等一系列水质提升工程,进一步加强了湿地的净化能力,优化湿地生态环境。

湿地的生态修复工作不能一蹴而就,各样生态修复举措还在三垟湿地持续进行中。“我们正努力让三垟湿地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。”温州生态园管委会党委书记、主任陈朝明说。

原标题:三垟湿地:生态修复向绿而行

作者:刘佳慧/文温州生态园管委会/供图

关闭
精彩放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