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东时间20日,即北京时间今天,见证了华盛顿对中国的攻击达到一个新的高峰!
前有美国的大统领连发数条推文炮轰中国,白宫发布所谓“中国罪行报告”,接着国务卿蓬佩奥也跳出来,就抗疫等诸多话题对中国发起“全方位攻击”。另外还有对台军售和针对中国赴美企业的新的动作。
为什么华盛顿突然如此疯狂?我们又该如何应对?
01
当天,大统领率先上阵。
他在推特上不点名地骂中国“一个疯子”,说这个人指责“除中国外的所有国家都应为导致数十万人死亡的病毒负责”。接着显露真实意图,一反手把巨锅扣在中国头上,说是中国抗疫不力造成“全球大规模人员死亡”。
但从评论区的“翻车”状况看,很多美国网友并不信他这套鬼话。排在第一的评论向,是对大统领的灵魂拷问:
“美国已经死了93561个人,你为什么不谈谈他们?”
另一条收获了7335次点赞的评论,模仿大统领的语气写道:
“白宫一个疯子打着高尔夫球,举行竞选集会,却忽视了新冠大流行真正两个月之久,导致美国死了92000人。特朗普的无能和疏忽应该为此负责。”
当在舆论追问下说不出哪个中国人说了这样的话,大统领又发推说是“中国的发言人”。但遍查这两天中国发言人的表态,都没这样的话。
大统领整天骂美国媒体假新闻,看来他自己编造谣言的功夫也很了得。
无中生有的伎俩被戳穿了,并不妨碍特朗普继续像中国开炮。接下来又想给中国扣上另一口大锅:干预美国大选。
他在另一条推文中指责中国发起“大规模虚假宣传活动”,目的是让民主党人拜登赢得大选。
在大统领连发数推攻击中国当天,白宫也推出了一份长达20页的“中国罪行报告”。
这份报告老调重弹,继续从经济、军事、人权等方面指责中国,但言辞激烈程度较以往更甚。报告直言,未来美国将加强对华公开施压力度。
这种猛烈攻击中国的场面,自然少不了美媒所说的那条“特朗普攻击中国的狗”,国务卿蓬佩奥。
紧跟着大统领和白宫,他在20日的记者会上对中国发起了全方位的抹黑和攻击。
蓬佩奥首次使用了一些措辞,说美国曾希望“通过贸易和接触”改变中国。言语之间,满是“改变中国”意图失败后的懊恼。
有关疫情,蓬佩奥继续鼓吹“中国责任论”,还因此得出了一个荒谬结论:与新冠病毒给全世界造成的损失相比,中国承诺提供的20亿美元抗疫金额“微不足道”。
他还颇为自得地说,美国已投入大约100亿美元帮助国际抗疫。只是不知道,一方面冻结世卫组织经费,一方面又不参与由其盟国发起的“80亿美元抗疫计划”,这100亿美元花到了哪里?
另外,蓬佩奥还批评中国对澳大利亚“经济报复”,声称中国是因澳大利亚发起“独立调查”才这么做的。
拜托,人家澳大利亚自己都否认了。澳总理莫里森已表态说,中方并未将这两件事相联系。澳农业部长也否认中方反倾销、反补贴调查与其他事件相关,还说澳大利亚不会采取报复行动,也不会与中国打‘贸易战’。
蓬佩奥这时候还挑事,有点故意把小弟往坑里推、放在火架子上烤的感觉。
坑完了那个小弟,华盛顿对另一个棋子,台湾,也有了新动作。
20日当天,美国国务院政治军事局发布新闻稿称,美国务院已经批准售台18枚MK-48重型鱼雷及相关设备与技术,金额约1.8亿美元。
有台媒很得意,说这是美国对蔡英文进入第二任期的“贺礼”。但马上就有岛内网友嗅出了不对的味道,表示“既然是贺礼,为什么要花钱”,“说得好像不用钱一样”。
除了打“台湾牌”,美国对中国的“全方位攻击”,也没落下中国企业。
美参议院20日通过一项议案,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加强信息披露,禁止不遵守美国监管标准的企业在美国交易所上市。
这项议案名为“外国公司问责法”,但被普遍认为主要剑指想要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。
02
为什么华盛顿对华攻击突然如此歇斯底里?
短期而言,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判断,是共和党团队将此作为谋求连任的策略。
5月20日,苏珊·赖斯,奥巴马时期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,在纽约时报发文,猛烈批评特朗普和共和党人大打中国牌,说“在竞选中拿中国做文章是一项老掉牙的策略”。
在这个大选年,“对中国的抨击将达到新高。”赖斯断言。
她的话音未落,共和党团队21日就把攻击推到“新高”。
赖斯不是为中国说话,而是帮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反驳“对华软弱”的指责。但她顺带道出了当下华盛顿疯狂攻击中国背后的一个主要逻辑:
借助鼓噪选民对中国的强烈不满、指责北京遏制疫情不利以及美中关系的持续紧张,在大选中谋求优势。
对特朗普而言,今年最大挑战就是连任。但最新民调显示,过去的一些摇摆州都在倒向拜登。
比如在亚利桑那,这个1996年以来从未支持过民主党的州,拜登已经领先特朗普7个百分点了。
形势如此不利,共和党团队能不焦躁吗?更加歇斯底里地攻击中国,就成了他们给自己加分的竞选策略。
抗疫不力与选举不利叠加,更是加剧了特朗普和共和党对这一选举策略的依赖和迷恋。
一些美国问题学者认为,预判华盛顿对华攻击性的强弱,一个重要指标,就是接下来美国疫情是否能发生根本性改变。
如果疫情缓和,特朗普政府面临的国内批评减弱,它对中国的甩锅也会稍有舒缓。反之如果疫情持续甚至加重,共和党团队更加气急败坏,到时对中国的抨击只会更加猛烈。
除了选举这个短期考量,华盛顿突然加大对华攻击还有一些越来越具长期性的因素。
比如,美国政府到目前为止的对华政策“真空”。
克里斯托弗•希尔,美国负责东亚事务的前助理国务卿,一周前在写给《外交政策》杂志的一篇文章中直指:愤恨不能成为(美国对华)政策的替代品。
他的意思是说,虽然不断有人说美国国内已完成所谓“对华政策大讨论”,整体转向对华强硬,但“如今的美国政府并无明确的对华政策”,只剩下了对中国“死磕”。
再如,美国社会中不断被政客放大和利用的“受害者心理”。
这种心态最直观和浅层的表现,就是特朗普最近几年不断鼓噪,在对华经贸、科技等领域的对华合作中“吃亏了”。
更深层次,是美国部分精英持续以意识形态、制度优劣和综合国力等方面之争衡量美中关系,对中国崛起的不适感加深。两国在这次抗疫中的表现,更加重了这种感觉。
他们认为美国是对华关系中的“受害者”,因为当年是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接纳中国,如今中国反过来却“挑战美国地位”。
03
对华盛顿气急败坏的攻击,我们如何应对?
这个要从两方面说。一个当然是要有底线思维,进行必要还击,在战略上藐视它。
1970年5月,针对美国悍然入侵柬埔寨等霸权行径,伟大领袖毛主席发表震撼世界的“520”声明。
最后一段写道:
“美帝国主义看起来是个庞然大物,其实是纸老虎。。。。。。。无数事实证明,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弱国能够打败强国、小国能够打败大国。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争,敢于拿起武器,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,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。这是一条规律。”
50年过去,时代变了。
但 “敢于拿起武器,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”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这些原则和历史铁律,从未改变。
另一方面,在战术上要足够理性、注意方式方法,不沦为跟美国一样的“死磕派”。
不被轻易激怒,真正基于国家长远利益,审慎把握中美关系,华盛顿曾经很有这样的大局观。
1971年10月,基辛格时隔3个月后二次到访北京。汽车从机场驶向宾馆,他看到沿途街道两旁张贴着大量反美标语,连酒店房间都有一份宣传性公报,还是英文的,封面上印着“打到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!”
在《白宫回忆录》中,基辛格记下这个令他极为不快的细节。但实际上,他是借此对当时美国外交官们的“容忍”和着眼大局自我表扬了一番。
如今中美关系再度脆弱,华盛顿却任由短期政治考量干扰两国关系。它丧失了当年的视野和胸襟。
美国变得狭隘,对中国进行歇斯底里的攻击,但越是这种时候,我们越要有足够的定力。对美国的极端挑衅进行精准还击,同时坚定做好自己的事,做到真正于我有利的应对。